邁入二十一世紀e化的年代,企業將管理資訊化,不僅是很重要工作更是經營必備的條件,所以在內部建置資訊管理系統已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而企業面臨競爭,為了達到生產成本降低,提升生產設備的運轉效率,設備維護作業管理是工廠營運不可或缺之課程。

 

強化行動力兼顧服務質量,東宜同時升級 Lotus Notes 8.5,加強行動應用,系統效能升級也使行動傳輸更穩定, 工程師在外要查詢或傳輸資料更容易,檢視郵件、行動簽核更快速;從接單、出工、回報、完工,流程加速整合,確實兼顧服務的質與量。目前,東宜資訊每月處理數千筆服務需求,服務範圍涵蓋全台,隨著系統升級與雲端化,生產力與客戶滿意度都明顯提升,東宜企盼把服務從點打成面,為客戶提供透明化的服務機制。

 

設備維護保養制度,工廠生產設備在30年代到40年代為簡單設備、設計餘量大,所需技術為清潔、潤滑、日常檢修等簡單的技術。而到50年代到70年代,其演變為機器化程度高的設備,設備數量多,所需使用技術為定期大修、工作計畫及控制系統。

 

如今到了80年代以後,企業資產設備已是複雜性、價值性高的設備,且專業領域的變革異常的迅速,進而所需使用的技術更是精進,如故障模式和影響分析、可靠性和維護性設計、狀態監測、危害分析、專家系統、技術的多重化與合作等,而設備維護系統的發展,依時間性、資源使用的多寡、範圍,更有著不同的複雜程度,

 

為迅速確實進行服務之媒合、排程、流程管理等,東宜內部須儲存大量客戶、工程師資料、各種設備的零件及規格資訊,維修記錄也要能長期留存並快速查詢。20 多年來, 隨科技日新月異和業務的拓展,機房也快速擴充,一度有20 多台各自獨立的伺服器運作不同的應用程式,造成管理不易的情形。

 

除了內部 IT 亟需整合優化外,東宜資訊也觀察到很多中小企業相當仰賴IT設備支援其日常業務運作,但對IT的投資卻相對保守,有些公司甚至沒有配置IT人員,也往往忽略系統備援與資料備份的重要性。

 

arrow
arrow

    hoowoo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