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該如何強化生產設備之管理,以及建立完整的保養履歷,逐漸成為管理者關注焦點。然而,許多公司對設備管理僅限於ERP資產管理上,而對設備的保養、檢修、校正作業上,多仍採人工手抄簿記,對於設備之保養履歷及趨勢分析亦無系統化管理。究竟管理者該如何聰明管理,除可有效發揮設備巡檢效益,亦可降低設備異常的風險?

 

對不同設備的特性及需求,制定出不同週期的保養工作項目與工作計劃,每日由電腦維護管理模組自動列印保養工單,並可執行派工與工單追蹤等,安排保養工作時經連線備品管 理、請購與採購系統,防止發生缺料或待料的狀況,充分發揮計劃性保養工單系統的功能,亦可藉由設備保養等相關分析或統計報表,達成全面管理的目標。

 

透過電腦工單管理模組,以最迅速、最有效率的方式,即時產生工單來執行叫修任務。並結合備品管理、採購與請購的整合系統,藉由產生各類分析或統計報表,如設備保養分析、工單工時分析、備品或採購及成本控制等。

 

設備維護工作最重要的一環是不斷改善,以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損失及風險。一般來說,維護人員工作前最大的缺陷就是作業時沒有足夠的維護保養資訊供分析改善參考,或者資訊分散於各地不易整理,加上每個人記載習慣不同等等缺失,皆使得維護人員在損壞分析及成本掌握上常常心有餘而力不足。

 

因此一套完善之管理階層統計分析模組,可從管理面、規劃面、執行面,甚至改善面供完整的數據,如成本、故障原因、設備可靠度等資訊,供不同階層的維修人員或主管階層作為改進的參考依據。

 

arrow
arrow

    hoowoo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