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一直是台灣重要的經濟命脈,但隨著「中國製造2025」崛起、美國高喊製造回流,台灣製造業逐漸嗅到一絲危機。業界擔心,若台灣製造業再不升級,仍舊抱持傳統,五年後將面臨被大陸、南亞淘汰的命運。但另一方面,伴隨工業4.0、智慧製造的發展逐漸成熟,台灣製造業若能善用這波科技力量提升核心價值,或將有機會化危機於轉機。

 

舉凡人工智慧、大數據、虛實整合等都是目前在工業4.0的討論中,被廣泛運用的技術應用,但若站在台灣以製造業為主的角度而言,設備監控卻是所有技術層面中最能立竿見影的部份。由於機台設備是製造業的倚重的生財工具,好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維持機台穩定運轉,生產線才能運作順暢。

 

為此,必須建立科學的、有效的設備管理機制,加大設備日常管理力度,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科學合理的制定設備的維護、保養計劃

 

何謂預知保養:

保養的定義乃維持整個生產系統之可靠性於一合理水平,亦即使所有機器設備能依生產計畫不停操作之意。在選擇保養制度時,應先考量工廠型態(產品、生產設備、產能、產量、人員組織、工廠文化等),以選擇最經濟而有效益的保養管理制度;各種保養方式與制度各有其優缺點,交互運用可以互補其短。

 

預知保養的效用:

預知保養主要在於補足現行保養制度的缺點,設備沒有問題為何要定期停機更換零件,掌握設備狀況就能延長保養週期。設備發生問題還能運轉多久需不需要立即停機檢修,掌握設備損壞的元件狀況,就能安排停機時間,避免非預期性的停機檢修。

 

預知保養已經是趨勢的潮流,實施的方法很簡單,只要使用SKF的設備監控工具並配合預知保養制度的建立,避免非預期停機,進而達到--設備無憂運轉。
 

arrow
arrow

    hoowoo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