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短法定工作時間,已成國際勞動立法趨勢,全球政府都曾面對這樣的議題,過往企業IT也在思考這件事,開發出更好的軟體系統幫助員工,就是普遍作法,這也已經行之有年,而現階段最夯的作法,則是要用AI來提供幫助,但AI的發展方向很廣泛,每個產業、應用著墨點也不盡相同,那麼企業現在可以怎麼做呢?

 

如果從流程改造的面向來思考,似乎也發展到了一個臨界點,只能不斷透過系統開發來因應,為找到突破點,重新思考流程自動化,可能就是新的方向。

 

雖然該企業已經E化多年,像是有合約管理系統可產出定型化合約,但實際製作文件的過程中,仍存在大量人工作業,像是先要登入文管系統,然後將申請人寄來的郵件附檔,把相關內容複製到Word應用程式再轉成PDF檔,以產出文件給客戶,之後還有用印、歸檔等過程。雖然只是製作一份文件,但實際上,整個作業流程有多達152個步驟,並需要跨很多的應用程式,需花上不少人工作業時間。

 

現在,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將能自動執行一連串的流程,大幅減少人力介入,讓這些可能不值得耗費精力的人工作業流程,變得更自動化。

 

看完上面的場景,別以為這樣的應用離現實生活還很遠,它並不是非常先進的概念,已經有企業積極發展應用,在強調企業競爭力與數位轉型的時代,這股數位化新浪潮,正逐漸受到企業重視,而上述只是一個簡單的文件製作應用實例,還有更多商業流程是可藉助RPA來完成。

 

流程機器人不僅可以減少間接人員的人力需求,還提供了其他優勢;因其24X7全天候運行,流程機器人能製作對時間敏感度高的報告,以趕上截止日期。透過流程機器人的執行結果將會更準確,避免數據重複輸入和輸入錯誤所衍生一連串的彌補措施。

 

為了避免資源過度的投入,建議前期試行專案可從選擇三到五個流程開始,藉由試行專案所投入的時間與資源,進而評估效益以及侷限性,確保流程機器人適合業務端的程度。

arrow
arrow

    hoowoo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