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型態的改變,正帶動著零售通路的變革,2015年台灣民眾透過行動裝置上網購物的比例,已經達到49.4%,比2014年41.7%成長約兩成,行動購物時代的來臨,不僅代表線上交易頻率會增加,消費者也會需要實體通路提供更多資訊科技服務。

 

近年來多類IT設備也已導入至零售店舖,包括安全監控、數位看板、kiosk等,這幾類設備的功能都相當明確,安全監控當然就是透過攝影機監控店舖的狀況,數位看板以影像播放行銷店舖形象或產品,至於kiosk則是負責電子商務的銷售。

 

不過雖然零售店舖中已導入各式IT設備,但除了便利商店中KIOSK與POS有鏈結外,其他設備都各自運作,在資訊尚未整合之下,目前的零售業只能稱之為高度E化,離智慧化仍有數步之遙。

 

人工智慧可以協助零售業針對消費者提供高度客製化的需求,透過幾個問題就能協助消費者找到正確的商品、幫助零售業控管倉儲系統、透過數據判讀了解實時的消費者需求。甚至人工智慧還可以拿來對付線上詐騙。

 

零售業者若要實現優化客戶體驗的終極目標,應該儘早採取相關行動,投入更多資源到 IT 部門,或與其他公司建立合作關係,以確保在數位轉型的浪潮中,不會踏步過慢。

arrow
arrow

    hoowoo5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